4、第 4 章

唐一曼捧着杯子,惬意的眯起眼睛,像只在太阳底下舒展皮毛的大猫,她的味蕾已经完全被征服了,只觉得从前喝的二三十块一杯的奶茶果汁,都比不上手里的这杯。

看到她喝得这么香,连眼睛都闭上了,围观的同事都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口水。

奇怪了,不就是一杯枇杷膏吗,又不是没有喝过,怎么会那么诱人呢?

“真那么好喝吗?”

看到唐一曼已经被枇杷膏俘获了,完全把他们这群同事置之脑后,有个和她相熟的女同事忍不住问道。

经她这么一提醒,唐一曼才回过神来,看了看面前已经拆封的一罐枇杷膏,有些不舍,但最终还是咬了咬牙,把枇杷膏往前推了推,开口说道——

“真的特别香,特别好喝,你们都尝尝。”

他们设计部A组的办公室,除了她和周君山外,还有五个人。

同事们互相对视一眼,这么贵的东西蹭着喝有点不好意思,但这味道闻着实在太香了,便谁都没有拒绝。

最后除了周君山没那个脸外,其他同事都各自拿了杯子,一人泡了一杯,等枇杷水一入口,便发现这味道,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好喝不知多少倍。

“嗯~”刚刚问话女同事咽下一口枇杷水,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,“确实不错,难怪有底气卖这么贵。”

“是吧。”

见有人赞同,唐一曼赶紧说道:“味道真的挺好的,而且哦,我最近不是老咳嗽吗,刚刚喝了这杯枇杷水,感觉喉咙都舒服多了,你们觉得呢?”

她这么一说,几个同事对枇杷水的滋味回味了一番,效果有没有不知道,但不知是不是错觉,喉咙确实清爽多了,丝毫没有干痒的感觉。

但是……让他们拿出小三百块钱买一罐枇杷膏,多少还是有点舍不得。

见几人明显动心,但又有些犹豫,唐一曼赶紧乘胜追击,对着相熟的女同事说道。

“平时点奶茶一杯也得二三十呢,这298一瓶,怎么说也能冲个十几次,光是当饮料喝,买这一瓶就不亏。”

“行,我买一瓶。”唐一曼这么卖力推销,当即便有一位女同事决定购买一瓶。

有人带头,剩下的同事也不再犹豫,纷纷表示自己也要一瓶。

五个同事全部要买,就剩下周君山一个围观的,枇杷膏的味道有目共睹,唐一曼的气焰也涨起来了,对着他似笑非笑的阴阳怪气起来。

“这枇杷膏我们都试了,你要不要也尝尝,都是老同事,味道不错怎么都得表示一下。”

唐一曼把他之前嘲弄的话又原番丢了回去,话是他说的,尝也是他让尝的,现在这副局面,大家都看在眼里,不想成为众矢之的,周君山只能忍着恶心也加了一瓶。

加上周君山,一共六瓶,秦芮那里买五赠一,平摊下来一个人能省几十块。

这么一算,几人便决定把钱转给第一个要买的女同事,由她统一下单。

***

又多了一笔订单,秦芮收了红包,确认了地址后便暂时将这事放在一边,因为现在,她正在研究新的产品。

经过这两天的销售,还有秦父秦母虽没有明说,但显然并不看好的态度,秦芮也琢磨出来了。

枇杷膏的效果她绝对有信心,但她有信心没用,得让消费者相信。

而枇杷膏本身就是一个客户群体有限的产品,止咳化痰、润肺平喘,一般只有家里老人或者小孩咳嗽才会买来喝,而这些目标人群大概率会选择直接去药店购买。

经常刷朋友圈,会在微商这里购买东西的年轻人,并不是很在意这方面,喉咙不舒服咳嗽了,忍忍就过去了,实在不行多喝水,平时家里买了水果,放到烂掉都想不起来吃,更别说专门去买枇杷膏喝。

将这些道理研究透彻后,秦芮也明白了,枇杷膏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产品,她的事业刚刚起步,没有客户群,没有良好的信誉,想要吸引客户,那么就需要一个能够完全打响名声的产品。

想要打响名声,那么就要看目标客户需要些什么。

她的目标客户,是手机不离手并且乐于尝试的年轻人,那年轻人需要什么呢?

秦芮看着被拨到到胸前的马尾辫,有了。

当代年轻人,十个有九个都脱发,还有一个在路上,发际线后移的程度,放到清朝起码是个阿哥。

网络上一旦出现什么生发产品,不管有没有用,先买回来试试,不成功,那就接着试。

诸如此类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生发偏方,黑芝麻糊洗头,生姜擦头皮,痔疮膏抹发际线,这一个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场景都在真实发生着。

要是有一款产品,能够让他们头获新生,重新长出浓密秀发,发际线也不再后移,那么,绝对能卖爆。

秦芮想到这场面,立刻像打了鸡血似的,直接穿鞋出门。

目标——

菜市场。

制作生发产品,按理说应该先往药房走一趟,但秦芮心里有数,她卖的是养生美食,是生发食品,而不是生发药方。

药效好,同时味道也要好。

因此秦芮首先去的是菜市场,寻找一些带有生发功能的食材,先用它们来试做几次。

提到能生发的食材,秦芮第一反应就是黑芝麻,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会儿,最终先确定了几样。

黑豆、黑芝麻、核桃、花生为主料,又买了一些红枣、燕麦、桑葚、牛奶作为提升口味的辅料。

提着大包小包走在回家的路上,秦芮哼着歌,幻想着生发食品做出来后受欢迎的场景,就有些抑制不住的开心。

完全没想到,就在她家楼下,何阿姨家里,正在爆发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争吵。